传统观念中都城的理想选址

北京在地理上的选址,及城市规划对山水条件的利用,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都城的理想选址。

《管子·乘马》记录了春秋时期政治家与哲学家管仲的都城选址与规划理念,书中提出城市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条件:“凡立国都,非于大山之下,必于广川之上,高毋近旱,而水用足,下毋近水,而沟防省。因天才,就地利……”。

大意是,凡是营建都城,不把它建立在大山脚下,也必须建在大河的近旁。地势之高,不可接近于干旱地区,以保证水源充足;地势之低,不可接近于有积水的地方,以省去修筑堤防和渠道的功夫。要依靠天然资源,也要凭借地势之利。

永定河

北京西侧的燕山山脉

“北京湾”:对山形水系的合理运用

北京的城市选址是一个杰出的选择。北京位于中国北方游牧与南方农耕的交界地带,是从游牧草原到农耕平原最短的天然通道,自古就是地理冲要。

北京西与太行山脉、秦岭余脉相连,北与燕山山脉相接,南部是华北大三角平原,东部则与山东丘陵接壤直抵大海。美国地质学家贝利·维理斯(Bailey Willis)将这样的山形地势形象地描绘为“北京湾”。 北京城又处于两条接近平行的河流中间,城西有永定河,城东有温榆河与通惠河,区域内水系发达,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,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后汇入渤海。

这是一个极为有利于农业民族聚落发展的选址。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阻挡了来自北方凛冽的寒风,河流则保证了城市生活和农业灌溉的需求,并促进了基于运河的漕运发展。

蒙古高原

永定河

太行山

燕山

北京

温榆河

华北平原

北京游牧与农耕文明交界版块示意图

出处:腾讯转绘,参考侯仁之. 北京历史地图集·政区城市卷[M].北京出版集团公司.文津出版社. 2013.

北京中轴线巧妙因借山形水系

北京中轴线在选址与规划上讲究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充分融合。北京中轴线的区域选址以城市北部燕山山脉作为靠山,呈现“居北面南”“北收南放”的形态。这符合中国古代将南方视作光明的方向,君王需要面向南方治理国家的传统。

元大都始建时,将北京中轴线建设在积水潭(今什刹海)旁边,与东北水岸相切,一方面确保城市用水的充足,另一方面塑造秀丽的风景。北京中轴线背靠群山、紧邻水系,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。